喜报!喜报!武进研究所……
团队有三个育种课题组,最初由羌涵孚、钮中一、江祺祥三位老专家领衔;2015年,宋学堂、朱邦辉、刘古春接过课题负责人重任;如今,徐洁芬、于健、陈露等80后、90后科研人员已成长为中坚力量。
团队有三个育种课题组,最初由羌涵孚、钮中一、江祺祥三位老专家领衔;2015年,宋学堂、朱邦辉、刘古春接过课题负责人重任;如今,徐洁芬、于健、陈露等80后、90后科研人员已成长为中坚力量。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秋粮收购量超1亿吨。今年秋粮市场呈现出收购进度快、市场购销活、优质优价三大特点,深加工需求旺盛,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性高。
粮农领域的作者,流量很少,也不以此挣钱,每天更新内容都是很不容易整理出来、总结出来或者是花钱买来的,希望每一个看到的我的头条号在粮食农业领域的人关注一下,好给我点动力,没有任何动力我也就不想更新了。
您有没有发现自家厨房里那袋大米,八成印着“五常大米”“盘锦大米”“黑龙江粳米”几个字?哪怕你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吃的大米也多半来自北方,这事儿听着奇不奇怪?
当前正值“三秋”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近期,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晾晒、存储以及秋播作物的适时播种带来较大挑战。为最大限度减少天气不利影响,确保秋粮丰收到手、秋播种足种好,现向大家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水稻撒直播技术作为轻简化栽培的重要模式,具有省工、节本、高效等优势,其高产实现需严格把控全生育期关键技术环节,确保苗齐、苗匀、苗壮,协调群体与个体生长,最终达成产量目标。
金秋送爽,五谷飘香。你们用勤劳的双手耕耘希望,用智慧的汗水浇灌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市夏玉米、大豆收获正值高峰期,水稻即将陆续开镰,秋粮收获进入关键阶段。但受近期天气多变、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秋粮收获晾晒以及秋播工作面临风险挑战。为最大限
近年来,新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水稻新品种选育中,稻米香不香、稻谷有没有抗病基因。这些考评“KPI”如何通过分子实验快速得出,今天跟随西青融媒记者去一探究竟。
扬麦46的产量结构:从这些年的田间墒情综合来看,扬麦46的穗层相对其它常规种植小麦品种其穗层非常整齐,穗子的主茎和分蘖基本上差异不大。亩有效穗基本在35万-36万左右。穗粒数在四十大几到六十几个,均粒一般在43。千粒重相比同期其它品种有一定的优势。
粳稻米价格虽暂稳但下行预期明确,核心源于供应端的宽松信号。南方产区新季稻谷已陆续进入收割期,开秤价格普遍低于陈稻水平,对市场形成 “比价压制”。同时,国家政策性稻谷拍卖陆续启动,进一步补充市场流通粮源。需求端则持续疲软,米厂订单多集中于老客户,采用 “以销定产
生态优质稻米生产以“绿色、优质、高效”为核心目标,在保障稻米安全品质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技术体系涵盖产地选择、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多个关键环节,各环节相互衔接、协同作用,共同支撑稻米的生态属性与优质特质。
9月19日,省农科院水稻所承担的辽宁中部平原水稻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举办全国科普月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来自省农科院水稻所、沈阳市苏家屯区科协、苏家屯区农业农村局、苏家屯区工信局、苏家屯区气象局、苏家屯区区属各街道主管农业领导、水
9月23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田里一派忙碌景象,研发人员正冒雨查看水稻长势。在这里,覆盖3‰至8‰盐度梯度的300余份水稻材料中早熟新品系新材料已完成年度耐盐耐旱筛选,其中5个新品系新材料将在天气转晴后迎来测产。
进入9月份,国内大米市场需求虽有所回暖,但受新稻上市增加、大米进口持续冲击、南方天气依旧炎热和国内物价整体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稻米市场供应压力较大,短期价格上涨乏力,总体呈稳中小幅波动走势。
这个水稻上山的事,从一开始听起来挺新鲜的,朱有勇这个院士在云南搞扶贫,2015年跑到澜沧县蒿枝坝村当科技特派员,那时候他六十岁了,本来是植物病理专家,结果看到当地人种玉米亩产低,就琢磨着让旱地长出水稻来。